近年来,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,农村基础设施较完善,但思想观念仍需转变,特别是在推进移风易俗方面,与当前新形势新要求相比,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。

一、存在的问题

(一)陈规陋习顽疾尚存,文明新风缺乏形成氛围。农村文化生活不够丰富,贴近农村实际,寓教于乐、易于群众接受的宣传阵地不足,农民闲暇之余打牌赌博的情况较为普遍,小打小赌带来的好吃懒做,以及“大操大办”带来的攀比浪费等陋习严重影响文明新风的形成。

(二)基础设施投入不足,文明新风缺乏硬件基础。虽然有的村建设了农村图书室、阅览室、活动室和广场等,但大部分农民缺乏高雅的生活情趣,部分村居也未对现有资源加以高效利用,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,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。

(三)村容村貌亟待改善,文明新风缺乏必要条件。尽管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,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没有随之养成,尤其是垃圾乱扔、柴草乱堆的现象随处可见,人居环境整治主要靠集中行动,存在“前清后乱”的问题。

(四)乡规民约流于形式,文明新风缺乏有力推手。虽然各村基本制定了村规民约,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也仅仅是“写在纸上、挂在墙上、喊在嘴上”,大多流于形式,效果不尽人意,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
二、原因分析

一是思想转变不彻底,尚未形成鲜明导向。有的党员干部从观念上没有带头转变,从行动上没有带头践行,对“大操大办风”、“赌博风”、“攀比风”等不正之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认为习以为常,不仅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,还助长了歪风邪气,在农村没有树立“移风易俗、文明新风”的鲜明导向,没有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。

二是宣传教育不到位,尚未形成浓厚氛围。宣传教育“重口号、轻落实”的问题未得到解决,内容贴近农村、贴近群众、贴近生活,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没有经常开展,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,建设一支健全的宣传教育工作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。

三是制度平台不完善,尚未形成有效机制。虽然各级在推进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和积极探索,但由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善、务实管用制度和运行机制,文明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尚未形成。

三、对策和建议

(一)抓住“关键少数”刹歪风。推进移风易俗,建设文明新风,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,也是建设文明新风的重要内容。应紧盯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依法依纪狠刹“大操大办”、互相攀比等不正之风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列,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、文明新风的推动者、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,带动村风民风向上向善。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,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,以“村规民约”对红白喜事的随礼标准、酒席规模等进行合理界定,激活村民自治意识,逐渐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准则,从根本上带动农村“民风”的转变,形成“婚事新办、喜事小办、丧事简办”的新风尚。

(二)突出“两个重点”建机制。推进移风易俗,建设文明新风,应突出抓好“机构+制度”这两个重点是关键。制定“乡规民约”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,遵循“统筹规划、因地制宜、立足实际、宜于落实”的原则,切忌“千村一面”和“假、大、空”。红白理事会应达到“五有”标准,即有统一配备的场所、有专项使用的经费、有纳入公益岗位的人员、有务实管用的制度、有内容健康的活动。同时要引导村级群众自治组织发挥引导作用,不断提升群众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的水平,真正把规矩立起来,让风气正起来。

(三)补齐”三块短板”筑基础。推进移风易俗,建设文明新风,必须坚持“硬条件”和“软环境”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。应将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入美丽乡村建设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过程,补齐村容村貌“脏乱差”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乏力、风俗陋习尚存这“三块短板”,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阵地。应紧紧围绕文化场所建设、身边好人评选、文明家庭评选、志愿活动“四个行动”,把文明新风吹进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,使移风易俗、文明新风落实到行动之上,体现在细微之处,融入到生活当中。

(四)依托“五大载体”抓亮点。推进移风易俗是一个不断探索、不断革新、不断积累、不断深入的过程,应依托美丽乡村建设、文明村镇创建、新农村新生活培训、四德工程建设、乡村振兴等“五大载体”,用好用活“道德模范”这个典型,培育亮点,试点先行,尽快形成可借鉴、能推广的经验。在亮点引路的基础上,应对照“五有五动五纳入”的标准,“五有”即有组织牵头、有宣传引领、有制度管人、有专人服务、有监督考核,“五动”即镇街主导强力推动、教育宣传全面鼓动、党员干部力行主动、身边好人教化感动、抓点示范全力带动,“五纳入”即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、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考核、纳入基层党风廉政考核、纳入基层治理模式考核、纳入评先树模考核,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,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。